資訊中心
4月20日,2023年廈門市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近日,《廈門日報》、廈門電視臺《廈視新聞》欄目、廈門電視臺《視點》欄目等多家媒體來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三達膜,了解企業知識產權發展、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及中新(廈門)膜與石墨烯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新膜研院”)建設情況。
《廈門日報》報道頁面
01、持續創新匯聚動能
據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市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8件,位居全省首位,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
其中,在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累計培育形成高價值專利組合項目有25個。
由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承擔的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高性能分離膜材料及其規模化應用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三年培育,企業發明構建了有機平板膜、陶瓷膜以及MBR水處理膜,并利用這些膜技術和膜設備開發過濾裝置,將有害物質、重金屬等過濾掉,生產制造出更優質、更高效的產品。目前,這些膜技術已經應用到了污水處理廠、食品、藥品等眾多領域。
三達膜研發總監姚萌博士:
本項目在三年培育期,其項目專利產品收入已經占到了企業銷售收入的大于80%,完成率超過了100%,近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也達到了20%,比如說高性能水處理,超微濾膜材料和規模化組器這樣的方向,日回收再處理利用率水量超過了140萬噸,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并且為政府、企業節約用水超過了3億噸。
三達膜作為污水資源化的領軍企業,目前下屬有27家BOT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水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噸,其中有1/3已經采用了本次的高價值專利產品MBR技術進行技術升級,從而實現了水的再生回用。
目前三達膜在一些研發、實驗、開發過程中,采用了實時監控技術,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實現在線的設備調控。
02、搭建平臺厚植優勢
報道稱,知識產權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亮點紛呈——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要素供給側保障綜合體“知識產權CBD”正式揭牌并投入運營;電子商務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暨廈門知識產權商城首期試點項目落地建設;知識產權展示交易中心建設啟動;“中新(廈門)膜與石墨烯產業研究院”正式掛牌并完成組建,“中新(廈門)膜與石墨烯產業園”奠基動工。
中新膜研院將充分依托廈門三達膜科技園的區位優勢與延安膜產業園,對接新加坡膜產業科技基地,優勢互補,聚焦膜材料與膜應用工藝開發等新技術的產業化研究與推廣,打造成為開放包容的膜與石墨烯產業發展研究平臺,為廈門膜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貢獻力量,為產業政策研究添磚加瓦。
中新膜研院副院長李良成:
關于中新膜研院的建設,在硬件方面,一是搭建研究院的中試平臺,進行關鍵技術的轉化,目前在規劃建設中;另一方面是產業園的建設,去年奠基之后也在有序推進各方面工作。
在軟件方面,基本上可以分為五個方面,一、學術委員會等專家團隊的建設;二、研究團隊的建設,主要是中試平臺專業人員的招募工作;三、與產業研究院發展相符合的一些關鍵項目的對接工作,比如到相關高校與科研院所進行項目考察和對接;四、膜應用場景的對接工作;五、探究轉換模式,同時為膜產業發展尋求相關政策支持。
中新膜研院背景:
2022年7月27日,中新膜研院掛牌成立;2022年12月29日,中新(廈門)膜與石墨烯產業園在集美中亞城奠基儀式,破土動工。
中新膜研院以及產業園建設,是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廈門重要指示,作為貫徹《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廈門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的意見》建立的項目。
該項目建設是通過整合中新兩國的技術、人才、企業、市場、政策、資源等優勢,將新加坡的膜技術優勢和中國膜市場廣闊的應用空間結合起來。
希望通過中新兩國膜科技及企業界攜手合作,努力做成兩岸與“一帶一路”知識產權經濟發展試點和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典范項目。